2023年的房地产市场会火热起来吗?新年伊始,多个省市发布了稳经济“一号文”,均表示要稳定房地产市场、促进住房消费作为2023年推动经济好转的重点工作之一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这一点其实不难理解,毕竟当下不少城市的财政都被房地产牢牢的捆绑在一起。只有房地产火热,城市的土地才会卖的更高、更好,这样城市也就有更多的钱来建设相关的配套。
比如上海、深圳、天津、武汉、杭州等多个城市在2023年已经开展优化楼市调控政策,内容涉及优化限购区域、推行二手房带押过户、下调首套房商贷利率等多个方面。
在多个政策的加持下,以及各大中介机构的气氛渲染下,整个楼市出现了一些恢复迹象。毕竟不管真是成交量如何,先把楼市要火热的气氛给搞起来,这样很多观望的购房者就会被带动。
在这种气氛下,不少房地产第三方机构统计的数据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好转。比如58同城、安居客在2月4日发布《1月国民安居指数报告》显示,2023年1月全国重点监测的65城新房,线上均价为17716元/平米,环比上涨0.05%,65城中有24城新房线上均价环比上涨。
报告还显示,多个城市出台利好措施,地方助力楼市回暖,购房者对楼市的预期也在逐步恢复。根据58安居客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,2023年1月,全国找房热度环比上涨了14%。
对此,不少人又坐不住了,房价持续下跌都买不起房,如今还继续上涨岂不是买房的愿望完全难以实现了吗?那么房价下跌多少才合理呢?
对此,金融专家朱云来在西安的一个论坛会上表示:现在的房价下跌27%才是合理水平。按照目前的房价水平计算,平均房价跌到7000元/平方米才合理。
其实融创的孙宏斌此前也说过个人对房价的看法,他认为如果房价下跌30%,那么大部分开发商都要消失。到时候恐怕就没有人建房子了,房地产行业也会彻底崩溃。
不知道朱云来专家是否看到过孙宏斌发表的言论,所以把房价应该下调的幅度控制在30%以内。但是近期央媒经济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《政策暖流推动楼市复苏》的文章,文中表示:
当前诸多政策在稳定市场预期的同时,积极发挥了房地产的民生属性,尤其是很好满足了刚性需求,这将有利于市场信心恢复,推动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。
是不是有人看到这句话就认为央媒在为楼市站队了?国家又要开始大力扶持房地产行业,房价又要开始暴涨了?
其实不然,因为文中主要表示要解决刚性住房需求,确保房地产的稳定发展。这一点从2023年1月份住建部开的一场会议也能看出一些端倪。
1月17日,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以视频形式召开。会议指出,2023年要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,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,新开工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、公租房、共有产权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360万套(间),比去年(240万套)有大幅度增长。
所以说,未来刚性住房需求被解决,那么楼市就很难再出现像2016年那样的火爆场景。以后房地产还有跟多路要求,还要持续不断的探索新的发展模式,我们不能把近两年的市场不好都归结为客观因素,这是房地产必然要经历的过程。2023年的房地产市场表现,依然达不到太过乐观的状态。